广西博物馆:探寻民族融合的壮乡记忆

  世纪资讯     |      2023-04-13 12:45

原标题:历时四年多改造,广西博物馆重新开馆——

探寻民族融合的壮乡记忆

11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广西博物馆”)正式升级为AAAA级旅游景区,并于29日重新对公众开放。自2018年5月开始闭馆改扩建至今,经过四年多的筹备和建设,广西博物馆以全新面貌再次与观众见面。

广西博物馆是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据广西博物馆馆长韦江介绍,改扩建后的广西博物馆建筑面积增加至33262.11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近一倍,展厅面积由4000余平方米扩大至1万平方米,展出文物也将由原来的600多件增加到3000多件,首批展出文物2000多件,其中大部分为首次展出。

目前,广西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含古籍)有10万多件(套),时间跨度长达80多万年。

首次以通史体例展陈广西历史

走进“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展厅,便踏上了一趟探寻悠久多元、开放同心的广西文明的旅程。

据介绍,“广西古代文明陈列”是新馆规模最大的展览,新馆开放之际共推出了1个基本陈列、3个专题陈列、3个特别展览和4个互动区域。

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展出的文物。广西博物馆供图

其中,“广西古代文明陈列”不仅是新馆规模最大的展览,也是本地第一个以通史体例来表现广西历史的陈列展览,展厅面积1756.23㎡,展出文物约988件/套。其中,古人类、手斧、岩画、铜鼓、灵渠、古建筑、人文等都是展览的重要内容。

该陈列展览内容按时代发展顺序梳理历史,以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形式表现广西从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元明清时期这段漫长而又清晰、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具体的主要时段依次为史前时期——先秦时期——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陈列所展示的广西的历史画面宏大,脉络清晰,突出广西“悠久、多元、融合、开放、向心”的历史文化内涵。

专门展陈海上丝绸之路文物

在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广西博物馆还策划了系列专题展。如展现馆藏宋元明清时期釉彩瓷器之美的“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列”,展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的“匠心器韵——馆藏工艺珍品陈列”,诠释“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核心丝路精神的“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等。

其中,专题陈列“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是最吸引游客的展厅。该专题陈列以故事化的展览脉络、场景化的展示环境、多样化的展示手段呈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核心丝路精神。通过展出在广西汉墓中出土与海丝贸易相关的文物,展示当时海上贸易的繁盛。

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展厅。广西博物馆供图

据了解,海上丝绸之路始于公元前2世纪,广西合浦是中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在展厅,首先遇见的是一组两件金饼。这两件金饼表面分别刻有汉字“阮”和“大”。它们的重量分别是249克和247克,相当于汉代1斤左右的重量。经检测,这两件金饼的黄金含量均达到98%以上,反映了我国成熟的冶金工艺。金饼便于堆叠和携带,成为当时中外贸易流通的大额货币。

韦江介绍,随着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广西与中原、西南、沿海等地的往来日益密切,在一些地区的汉墓中也发现了不少与广西汉墓中相似的錾刻青铜器和域外珠饰,它们是汉代广西与中原及周边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

科技“加持”实现沉浸式体验

在“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展厅,羽纹铜凤灯展柜背后墙面的屏幕上,两只铜凤灯被点着了,橘红色的火苗在跳跃,隐约间还有几缕青烟飘过。眼前斑驳的文物,似乎活了过来……

这只是展览空间的一角。改扩建后的广西博物馆,展览及服务空间均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光影技术打造沉浸式观展及互动体验,努力做到技术运用与内容表现的无缝交融。

在“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各类珠饰与波浪形展托相结合,耳珰的展陈方式也有别以往,采用垂直串联的方式,同时配合珠饰制作工艺等多媒体项目,让观众能够多角度、近距离地观赏珠饰的奇趣之美,感受到实际的佩戴效果。

广西博物馆。广西博物馆供图

广西博物馆还将推出数字化陈列“鼓动八桂声震九州——广西古代铜鼓展”,由线上展示平台、线下数字化沉浸式交互体验馆两个部分组成,打造内容丰富、持续迭代、独具特色的广西古代铜鼓文化知识库,能够极大地拓展观展体验。

此次改扩建,广西博物馆新增了四个互动服务区,分别是儿童考古探秘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历史小剧场与博物馆文创商店等,与上述展览体系有机融合。

此外,韦江介绍,在面向游客开放的空间布局上,广西博物馆每个功能区均覆盖有AR实景地图导航等数字化信息及管理系统,接入“一键游广西”平台,为游客提供需求全覆盖、线上线下一站式的智慧化服务。(王功孝)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