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星大侦探》第六季第 11 案《芒城风云》(上)(下)?

  世纪资讯     |      2023-05-07 17:02

很难想象这一集没有撒撒会怎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与撒老师如此契合,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夸!

他的文学功底让他的表达自然从容,信手拈来的话语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他将这一集的高度提升了好几个等级,让人有仿佛在看经典咏流传的错觉。

开篇自我介绍时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基调已定

当蓉十三姨表达对他的好感之时:“都说乱世儿女不谈情,其实乱世儿女情更深。”

之后的连续输出:

“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撒家家训以及撒参谋对家训的回应:

最喜欢这句也最有感触,揣测或许也是撒撒心里所想所思:“普通人这种身死名灭的人,似乎是无所作为的,但恰恰是这样的一些人,千百年来构成了历史的主流。”

当蓉问他“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可以手牵着手走在有阳光的大道上吗?”他的回应:

“历史没有如果”

“一个群体的选择,也会伤及到每一个个体的感受。”


下集摘录

"你救不救我与我救不救国没有关系",真的好狠

念密信这一段“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好好哭

与经典咏流传的那首歌呼应了:“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依然是经典咏流传里出现过的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两个节目的联动,瞬间带回当时看到的画面,听过的故事,直戳泪点。

投票时点明“如果有可能的话,无论是谁,我是真希望能替他挡这一劫,都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

最后表明本案不能称为“凶手”,都是怀着一腔爱国热血的有义之士

-------------------------------

原来,我最喜欢的撒老师的角色是撒霸王和撒龙,本季必须再加一个撒参谋。


3月6日更新

这是我在知乎的第二个回答,第一次回答的阅读量只有我自己,这一次阅读量3万,赞同600+,想来是大家都十分喜爱这一集的撒老师吧。

想再谈一谈为什么这一集如此喜欢撒参谋,一是节目里很多情况都是即兴的应对,撒撒直接给出的就是最真实的反应,在蓉问出“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可以手牵着手走在有阳光的大道上吗?”他的“历史没有如果”就像我听他说“华夏自古一体”时一样,这便是最简单、最直击人心的回答。后面“一个群体的选择,会伤及到每一个个体的感受。”也是讲出了心声,作为这样一个群体中的个体,虽然没有参与选择的做出,但享受了这个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又怎么能置身事外,说自己无辜呢?所以蓉后面的对不起才是正确的回应。还有一个点,也是让人有点意难平的同时又带着深深的敬佩,就是“你救不救我与我救不救国没关系”,如此的斩钉截铁,无情又有情,如果我是与他对戏的蓉,真的是要哭了,但难过的同时又会有点骄傲,大概这才是她爱着的人的样子,并且这段镜头给到蓉的反应时,真的是爱恨难平的模样,将观众也带入了戏,为这对乱世儿女唏嘘。

第二就是撒老师的诗词储备。我是想不到节目组居然会舍得剪掉一部分的,是的花絮里多了个“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不晓得还会不会有更多。虽然,在回应“撒参谋与我”时,撒用的也多是一些耳熟能详的诗词,不过我想了想自己在那样的场景大概会背些什么诗,多半是“三十功名尘与土”“身世沉浮雨打萍”“夜阑卧听风吹雨”“零丁洋里叹零丁”,再看看撒老师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从心出发我大概感叹的是个人在乱世里的飘零,撒参谋想的是一腔热血报效祖国,并不颓,很是契合身份,我做不到,所以非常敬佩。

第三就是与经典咏流传的联动,他将节目的立意提到了难以想象的高度。第四季经典咏流传我最喜欢的片段除了《定风波》就是李大钊的《青春》和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观看链接附在文后,看完歌曲背后的故事,你大概就能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抛头颅洒热血了。《青春》是撒老师唱过的歌,他在节目里就引用了一句“吾愿吾亲爱之少年”瞬间带到“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意境里,赤子之心,溢于言表。《可爱的中国》看的时候流泪满面,“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我们现在的幸福真的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

啰嗦这么多,就一个意思,明侦真的不能没有撒老师!!!


-------------------------------

[经典咏流传第四季]康辉 撒贝宁 朱广权 尼格买提为你唱经典《青春》
tv.cctv.com/2021/01/09/

[经典咏流传第四季]王凯为你唱经典《可爱的中国》
tv.cctv.com/2021/01/30/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赤伶》
“你看不到的永远比你看到的来得大” 一句话,多少人的故事被埋没在历史与人们的偏见中


何二月,乱世中只求一戏台,“唱好戏是我的本分”。

他的故事线以一张被涂黑的海报开始。

戏子无义 商女不知亡国恨 戏子陪笑杀人狂

正如新才俊批判的那样,在世人眼中,何二月不过是那卖国求荣、为贾国人唱戏的无义戏子罢了。这段故事若非偶然,也许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


既不愿做亡国奴,那就拿命去拼

何家班的兄弟姐妹们,最后一场表演,却是人生的终点。斯人已逝,那唯一活下来的何二月呢?

他说,“当时我是想死的。”

为什么打消了死去的念头?一是为了给兄弟姐妹报仇,二是为了戏班子。正如他开场介绍,“我是何二月,乱世只求一戏台,唱好戏是我的本分。”

“留你一条狗命” “苟活下来” “我要报仇 我要报仇”

忍辱负重。在不被世人理解下,周旋于贾国达官贵人之间,连贾国人都觉得他不过是一个为了活下去的小人物罢了。

谁能想到,正是这样的小人物,一次一次为“芒种会”传出重要情报?

一首《送别》,是无数人壮士扼腕的决心


双北合唱使我泪崩达到高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只要为你活过,我就不是粉末

正如撒所说,“身死名灭的普通人似乎是无所作为,但恰恰是这样一些人,千百年来构成了历史的主流。”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愿以吾血浇吾地,换山河如故。


杨蓉代表贾国人向何二月道歉,何老师却什么也没说。


这期海报,有人如是说道:

看这张海报,看他们的表情,我又哭了。尤其是何二月,你看他翠衣白袖,扮相娇媚,然身板挺直,双目凛冽,他虽是戏子,实一身傲骨。他咬碎尊严与声名,吞下屈辱与仇恨,留下千疮百孔的这条性命,却与血泪之中绽放出不灭的光。
——@篱落疏疏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大勋这一期表现真好。

撒参谋曾也是一介书生啊,求过那一方安稳的书桌。

奈何敌国入侵,偌大的国,山河破碎,疮脓满目。

他便弃笔从戎,做了保护书桌,守护净土之人。

撒参谋这样的人啊,真是要捧到心尖上去心疼。被青年误会,心里不是委屈,而是欣慰国家有希望,有这样爱国的青年。

他在最后投票时,说的这段话。

撒参谋心中唯一爱着的只有国家。

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

观感极佳。

这一案从剧本类型上该算是情感本,推理不算特别难,但是立意和剧本笔力真的很可以。

以下内容不含关于凶手的剧透,请放心食用。


故事背景是发生于战乱年代,在一个遭受战火、已经风雨飘摇的国家中,一群小人物不惜己身与大势相抗,想拯救自己的国家与人民免于水深火热。

何二月,一个被世人唾骂为“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无义”戏子

他的表演班的兄弟姐妹在自己眼前被敌兵一一虐杀,只有自己因为是个名角,被敌人“留了一条狗命”。节目里很隐晦,但实际在民国年代,戏曲演员的身份极低,与古代名妓类似,虽以才情闻名,但终究是官宦大户的取乐工具,甚至难保自身清白。

他背负着同族人的不解和唾骂,强颜欢笑着用自己的歌喉甚至身体陪伴敌军,只为了能套取情报,保护同胞,等待和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为自己的兄弟姐妹复仇。

晨一刀,一个以保护同胞为己任,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地下游击队队员 。

他自小聪明伶俐,勤勉好学,被老师称赞为可塑之才。然而战争爆发,他从小长大的小村庄在战争中被敌人的战火所摧毁,从此只能流落他乡打拼漂泊。

他与自己的同乡自发成立了一个爱国组织,从此为消灭敌人、保卫国家奔走拼命。

新才俊,一个以笔为刀,抨击时事的爱国书生。

他在乱世中奋起发声,笔就是他一介文弱书生的武器。虽然他的文章并不全部了解事实真相,但其赤诚的爱国之心却是可嘉。

撒参谋,一个怀着舍生取义以换太平盛世的报国梦想加入军队,最终为了保卫祖国卧底敌国的军人。

他违背了“明哲保身”的家训,以匡扶天下为己任从军,却无法阻挡大厦倾颓。家国破败,山河飘摇,他为了挽救祖国,甘于背负“卖国求荣”的骂名加入了敌国的组织,成为卧底。

他爱上了敌国的女子,却决心埋葬自己的爱情。因为他的生命、他的梦想、他的一切都已托付于国家,他的一切都不再属于自己。

蓉十三姨,一个本为自己的国家效命,却因为为战争中的百姓感到痛心而动摇的敌国女子。

她本可以守着她名下的大饭店,通过给自己的贾国提供情报,过着衣食无忧的享乐日子,但却因为无意中看了被自己汇报的情报杀死的芒国有志之士的遗信,对自己的立场产生了怀疑。

战争让无辜的百姓痛失亲人,也让自己失去了人生。她无法向心仪的男子表达心意、追寻爱情。或许在战争中,根本没有真正的胜利,只有被剥夺了一切的普通人。但她一个弱女子无法与大势和自己的祖国抗衡,只能偷偷减少上报的情报,接济因为战争而潦倒落魄的穷人,最终遭到了自己国家的组织的怀疑。

故事里还有无数小人物,但他们都做了同样的选择:视死如归、救国济民。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微不足道,史书上不会有他们的名字,没有人记得在乎他们都做过什么。可是他们仍旧站出来,不惜螳臂当车,只为了无愧天地、无愧父母、无愧己心。

此身托山河,生死不足道。
一朝气息绝,魂魄俱烟消。
得失不复治,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荣辱谁知晓?
----------陶渊明《拟挽歌辞》

我是剧本杀的人称菠萝头玩家,但如果大部分情感本都可以写成这样,怎么能不哭!


最后加两句对推理和玩家的观感。

这一案的推理不算太难,手法虽然复杂比较难还原,可是逻辑和动机都比较简单。其实昨天上半部播完,就和男朋友推论了一下作案过程,基本已经锁定到两人。不过作为六季老粉,可以通过一些玩家表现猜测凶手,所以我心里其实昨天就基本锁定凶手了哈哈

另外勋这次当侦探表现其实挺让我觉得惊艳,对于作案手法和过程都比较有自己的看法,感觉比以前进步了很多。

最后,想夸一下蓉这个造型好美啊,好喜欢。虽然蓉娃娃脸,但是这样的成熟御姐风似乎更合适她,真的有一种巧笑嫣兮,美目盼兮的感觉。

放一张惊艳到我的美图~

其实很多人都忘记一个重要逻辑线,这点也让我在确认了每个人都动机后,直接锁定晨。

那就是为什么要设计一个外来人开枪的假象?

如果只是为了一个不在场证明,那么不需要布置窗户上的枪洞,就算是室内射击又怎么样?有不在场证明就好了。因此,这个外来的射击,只为了在案发后,把所有人(包括贾国军方)的注意力从酒店内部引向外面,从而降低对内的封锁。

而谁又有需要在死者死后,通过降低封锁而完成的事情呢?除了晨,所有人都动机就只有杀人,而晨不一样,杀人不是全部动机,还包括杀人后要离开酒店。

所以晨是唯一一个有理由制造外来射击者的角色。